不少七、八年級新世代年輕人真的很敢衝,不少人第一份工作就是當老闆,還有人還沒畢業,就當起學生老闆。
彭子威中港台4間公司年營收近億
彭子威,35歲,從一個月薪3、4萬元的廣告公司小AE,到如今擁有中、港、台四間公司,年營收近億元。他已經創業六年半,不到30歲就創業,他說:「身邊長輩們都說創業一定要趁早,這句話影響我很深」。創業版圖擴及中國大陸,則讓他創立的事業跳躍成長。
28歲那一年憑著50萬元存款白手起家,彭子威做的是「品牌創新設計」,他說,此產業在日本、歐美已相當成熟,但華人市場卻才剛起步,這是他看到的機會。彭子威說,創業不難,但想成功,專業之外,對財務、對數字絕對要有一定的敏感度 。
他選定的做為創新設計的品牌客戶多半是預算較多的高端消費汽車產業;令他最自豪的成功經驗是為LUXGEN納智捷建立一套創新的賞車流程,一進展示間平板電腦、觸控式大螢幕、3D體驗專區,雖然現在很多車商都在做,但5、6年前這樣的點子,卻是來自彭子威公司的創新設計。
許淞堡澳洲打工存到第一桶金
75年次的許淞堡說自己很早就立定志向要創業,但他深知沒有資金一切都是空。念研究所一年級時暑假到澳洲打工,存到足夠的創業資金。他認為,創業一定要趁早,因為30歲不到的年輕人沒有現實生活牽絆,才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一圓創業夢。
憑藉在澳洲打工十個月內存到的第一桶金創業,現在許淞堡有兩間店,月營收近百萬元,專賣蔬食滷味。
盧尚妤傳達尊重動物生存權理念
曾經當過一段時間上班族的盧尚妤,也認為年輕能有失敗的本錢,決定投身創業。創業初期為省開銷,她自己裁木板、訂木板,店裡頭的木桌木椅都是她自己做的,還有朋友們淘汰的舊家具,經她整理過後也擺置店內,讓美式風格餐廳增添不少復古味。盧尚妤說:「我從沒想過自己也會做桌椅」。
77年次的盧尚妤自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不甘和多數同學一樣只能當國會助理;去年鼓起勇氣向爸媽借了50萬元創業基金,把她之前在美國、紐澳吃到的素漢堡滋味,與人分享;而她更希望藉此傳達尊重動物生存權而吃素的理念。
曾祥軒初期月營收不到3000元
同樣77年次的曾祥軒,創業更早,大三時媽媽就將原本在鶯歌的美容院店面給他創業,陶藝品店裡除了自己的陶藝創作外,也網羅同學、學長姐、學弟妹們的各式藝術創作作品展售 。
>創業之初一個月營收曾經不到3000元,還在台灣藝術大學念書的曾祥軒,一點兒都不後悔走上創業這條路。他以自身經驗建議,有意創業的年輕人不妨找傳統的技藝、特殊的文創來和市場區隔;也可以在自小成長的地方,結合在地資源,或許能減少創業之路的跌撞。
https://tw.news.yahoo.com/愛創業-還沒畢業-就當老闆-065000009--finance.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