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鴻海  

2014/08/22

世界最大EMS(電子產品代工服務)企業、台灣鴻海精密工業正在逐步增加被視為“事實上的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機等IT產品。由此可以隱約看到的是鴻海具備了承接從IT產品研發到零售業務的“代工能量”。

美國富可視公司的新款智能手機被認為由鴻海廣泛承接了研究開發和生產等業務(引自“M810”主頁)
       美國大型投影儀企業富可視公司(INFOCUS)7月底在台灣推出了智能手機“M810”。這款手機採用了金光閃耀的金屬材質機身和美國高通的最新CPU“驍龍801”。廠方建議零售價為9988新台幣,“高功能和低價格”是這款手機的賣點。

這款智能手機被認為由鴻海廣泛承接了研發和生產等業務。鴻海正在加強與富可視公司的關係,郭台銘董事長在6月下旬的股東大會上表示,除了從富可視公司承攬設計、生產和產品營銷業務之外,還將根據(終端的)銷售額收取報酬。富可視公司將這款手機的大部分相關業務完全交給了鴻海。也就是所謂的通過“貼牌”來盈利的業務模式。因此,台灣媒體對於“M810”大肆報導稱,這是郭董事長品牌的智能手機,是鴻海走向作為多年夢想的品牌運營的第一步。

郭台銘董事長正在推進廣泛涉足IT終端相關業務的“垂直整合戰略”(1月底的記者發布會)
       對此,鴻海發表聲明表示公司不打算建立自主品牌與客戶展開競爭,不可能存在郭董事長品牌等。鴻海目前為以美國蘋果為代表的全球IT產品企業代工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視等終端。如果推出自主品牌,將與客戶發生競爭,有可能失去信賴,因此郭台銘到目前為止一直否認將構建自主品牌。

不過,除了智能手機外還存在其他可以被稱作事實上的“鴻海品牌”的產品。 2012年秋季,郭台銘以個人名義出資了夏普堺工廠,隨後鴻海集團通過在台灣運營的家電賣場推出了採用該工廠大型面板作為零部件的60英寸液晶電視。櫃檯價格約為1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160元),在台灣屬於罕見的低價格。銷售方面採用了與有線電視公司和通信公司聯手,通過與收看服務協議等搭配的配套銷售方式,而業務主體毫無疑問是鴻海。

在隨後的2013年上半年,鴻海撤出了台灣的家電賣場業務,因此這款商品此後並未受到關注。但在2013年秋季,鴻海與台灣大型流通業企業統一超商聯手,開始通過該公司在台灣運營的便利店“7-11”等銷售大型電視。該電視的品牌使用了7-11在台灣的形象代言玩偶“OPEN小將”。雖然該電視機很暢銷,但日資電視企業的高管卻無奈的表示,“這只是藉用其他公司品牌的鴻海的自主產品。將引發電視降價,我們感到擔憂”。

 
鴻海在1990年代進入IT終端代工領域,由於作為生產基地的中國大陸的人工費上漲等原因,目前出現了增長放緩。作為打開局面的舉措,郭台銘正在推進“垂直整合戰略”,既不僅承接終端組裝業務,還廣泛涉足零部件生產和零售等相關業務,力爭實現利潤最大化。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只要客戶下單稱“想要智能手機”,鴻海就會全面承擔從開發到銷售的一系列業務。鴻海正是這樣集聚起了強大的“代工能量”。在發揮這樣能量的同時,鴻海也偶爾利用其他公司的品牌,拓展自主業務。富可視公司的智能手機“M810”或許可以被視為是像徵之一。

加拿大智能手機廠商黑莓(原RIM)過去曾在智能手機全球份額方面躋身前5。但由於業績惡化,2013年底宣布將終端開發、設計和庫存管理業務交給鴻海,而自身則專注於智能手機的軟件開發。該公司已經處於沒有鴻海就無法生存下去的狀況,由於過於依賴產生的風險也正在提升。

除鴻海之外,台灣還有很多類似代工企業。世界最大半導體代工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就是其中之一。站在承攬代工業務的立場上不斷加強優勢,進而從客戶那里奪取主導權,這種韌勁正是台灣代工企業的真正實力所在。郭台銘在不遠的將來宣布銷售自主品牌產品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鴻海的“隱形自主品牌”產品卻毫無疑問將不斷流入全球市場。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台北支局山下和成



http://cn.nikkei.com/industry/itelectric-appliance/10697-20140822.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drc 的頭像
    cdrc

    台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CDRC, Corporate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cdr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